- 2020年度高新技術企業年度發展情況報表填報指南(5月31日截止)
- 發布時間:2021-03-10 網站管理員
- 第一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年報填報要求和工作流程介紹
政策依據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
《科技部火炬中心關于開展2019年度火炬統計調查工作的通知》(國科火字〔2019〕200號)
高新年報要求
1、填報截止時間:2021年5月31日;
2、填報地點:科學技術部政務服務平臺;
3、登錄:用申報高企時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密碼);
4、填報年度:上一年度(2020年度);
5、填報依據:依據年度財務審計報告、研發費輔助賬、科技人員年度統計表、企業年度納稅申報表,統計報表等;
6、填報內容:知識產權、科技人員、研發費用、經營收入等情況。
注意事項
1、系統財務數據單位是萬元,數據保留二位小數;
2、基礎研究投入費用總額指為獲得科學與技術(不包括社會科學、藝術或人文學)新知識等基礎研究活動支出的費用總額。一般企業可填0;
3、在中國境內研究開發費用參考企業內部研發費輔助賬,數據不可填0,沒有境外研發的企業的研發費=中國境內研發費;
4、新增就業人員是上年新入職的人數,不要減去離職的人數;
5、知識產權是指上年獲得授權證書的,受理通知書數量不能算;
6、科技人員占比達到10%以上,且必須是公司2020年工作滿183天的科技人員,包括專職、兼職及臨時聘用人員;
7、高新年報注意符合高新指標要求,與工商年報、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研發投入統計、火炬年報填報的數據統一;
8、臨近5月底截止時間網絡擁擠,請盡早填報。
高新年報填報流程
按照國務院政務服務平臺要求,2020年11月1日起,所有企業和個人用戶辦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含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年報、統計等,需要從科技部政務服務平臺(https://fuwu.most.gov.cn)統一注冊登錄,賬號和密碼與火炬中心單點登錄平臺保持一致,如果發現登錄不上,說明您已在科技部政務服務平臺注冊過賬號,請用原科技部服務平臺賬號登錄;未注冊過的企業請按照指引注冊賬號。
因政務服務平臺的使用需要實名認證和信息完善,請先完成上述工作后再填報!
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密碼遺失企業,請點擊登錄頁面下方的“找回密碼”,企業賬號通過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用戶名)和管理員或法人手機號重置密碼。如無法通過管理員或法人手機找回密碼的,請點擊登錄頁面下方的“企業賬號申訴”,進行申訴找回,辦理時間1-3個工作日。
4、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填寫各項內容。(注意:填完后,建議選擇保存,保存后檢查無誤再點擊提交)
5、提交成功后,可再次登陸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網后查閱申報狀態,查看“企業年報所屬年份-2020”,如果年報狀態顯示“認定機構通過”,表面已成功申報。
第二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年報填寫常見問題解答常見問題解答
一、企業概況表
了解企業各種屬性的主要指標,是進行各種統計分類匯總分析的基礎,需辦公室和財務部門配合完成。
1.企業單位通訊地址 錯誤指數★★
是企業的辦公地址,不是注冊地址。
2.是否高企 錯誤指數★★
以當年是否為高企為準,如認證過期則填否,如填否,則不填寫認定的時間和編號;認定高企的時間:按照最新認定的時間填報。
二、經濟概況表
主要根據企業上一年度末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填寫。
1.營業利潤 錯誤指數★★★★
對于除服務業外的其他行業執行《企業會計準則》或《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資產處置收益+其他收益
對于除服務業外的執行其他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
根據會計“損益表”中“營業利潤”項目、“投資收益”項目的本年累計數之和填報。
對于服務業行業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其他收益
對于服務業中執行其他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2.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 錯誤指數★★★
高新技術企業都需填報,若高企未申報高企所得稅減免,則需寫明原因。
三、人員概況表
反映從業人員數量、學歷情況和技術職稱情況的報表;需生產部門、技術部門等配合完成。
1.從業人數 錯誤指數★★★★
從業人員期末人數:指2020年12月31日24時前在本單位工作,并取得工資或其他形式勞動報酬的人員數。從業人員不包括:(1)離開本單位仍保留勞動關系,并定期領取生活費的人員;(2)利用課余時間打工的學生及在本單位實習的各類在校學生;(3)本單位因勞務外包而使用的人員
從業人員平均人數:常用計算方法為 (“開工之月平均人數+…+12月平均人數)/12”,月平均人員=(月初人員+月末人員)/2
四、科技活動概況表和科技項目概況表
填寫需技術部門、財務部門、辦公室、生產部門、銷售部門和人事部門配合完成。
1.項目人員實際工作時間(QH40) 錯誤指數★★★★★
指報告期內項目組人員實際工作的時間總和,有按月計算。如某研究開發項目有2 個研究開發人員,他們的工作時間分別為7 個月和10 個月,則該項目人員實際工作時間=1 ×7+1 ×10=17 (人月)。對于同時參加兩個及以上項目的人員,應按項目分別計算工作時間,但每人在報告期內的實際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2 個月。
注意:如果管理人員占比較高,或者大部分項目參加人員年度工作時間小于12個月等,造成科技活動人員數超過項目工作人員/12的1.5倍,系統會提示請予以說明。
2.項目經費支出(QH51) 錯誤指數★★★★
指報告期內企業用于開展科技項目活動的實際經費支出,包括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用與試驗費用、委托外部科技費用及其他費用。該指標應與企業有關研究開發會計科目或輔助賬中項目有關費用對應。
注意:項目經費內部支出為項目經費支出;不能簡單照搬立項經費,因為項目立項經費通常不包含項目人員工資;對于一些跨年度的科技項目,項目經費支出不能把整個項目各個年份累計的總經費照抄進去,只要求填報的本年支出的那部分經費。
五、其他注意事項
1.所列欄目文字敘述和數據都應確切、可靠,表內欄目不得空缺,數據有小數時,按四舍五入取整數填寫;
2.經濟指標單位為:千元人民幣 (如果有需要匯率折算的話,統一用:美元/人民幣,6.6174;歐元/人民幣,7.8016;100日元/人民幣,5.9890;英鎊/人民幣,8.8187;港元/人民幣,0.84428匯率)。指標之間填寫不要串行。注意:企業科技活動概況報表比較復雜,填報務必細心。
3.統計范圍內的企業有義務按照高新區布置的火炬計劃統計工作要求,按規定時間認真完成填報。企業負責人應指定專人負責填表,協調本單位辦公室、財務、人事、生產、技術、銷售等部門配合提供相關數據。
文章來源: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服務平臺